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历城区管道清淤高效畅通惠民生

发布日期:2025-09-12 09:32:00 浏览次数:
历城区管道清淤高效畅通惠民生

历城区管道清淤:守护都市“血脉”的隐形工程

在都市进步的进程中,地下管网如同人体的血管,承担着输送雨水、污水的主要功能。伴随时间推移,管道淤积、堵塞疑问日益凸显,成为都市治理的难点之一。作为济南市的主要城区,历城区近年来通过系统化、智能化的清淤工程,为都市“舒筋活络”,不但提高了排水效率,更成为都市精细化治理的典范。

一、管道淤积:都市进步的“慢性病”

历城区作为老城区与新建城区的结合体,管网系统错综复杂。市政部门调研发现,部分老旧管道淤积厚度达管径的60%以上,主要成因包括:餐饮油污直排导致的油脂板结、建筑工地泥沙流入、树叶杂物堆积等。2021年汛期,辖区共发生12处严重内涝点,90%与管道不畅直接相关。

传统的人工清淤方式存在明显局限:工人需进入狭窄管道作业,安全危险高;机械疏通易破坏老旧管壁;作业时需大面积破路,作用市民出行。如何打破这些瓶颈,成为摆在都市治理者面前的主要课题。

二、科技赋能:清淤工程的智能化转型

2022年起,历城区启动“智慧管网”三年行动打算,引入多项创新技术:管道机器人配备高清摄像头和激光测距仪,可精准定位堵塞点并测量淤积量;高压水射流设备能在不损伤管道的状况下瓦解顽固淤积;GIS系统实时更新管网健康档案,实现预防性维护。

在花园路片区试点中,新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:清淤效率提高3倍,作业人员减少40%,路面开挖面积下降75%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通过管道内窥检测发现的17处隐蔽裂纹得到及时修复,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道路塌陷事故。

三、长效机制:从应急处置到系统防治

历城区创新建立“四位一体”治理体系:环保部门加强餐饮企业油污分离监管;城管局推行建筑工地排水许可制度;街道办组织社区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;市政部门按管网等级实施分级养护。通过手机APP,市民可随时上报井盖异常、污水外溢等疑问,形成全民共治格局。

数据显示,实施系统治理后,管道养护成本年均降低18%,汛期应急抢险次数减少62%。在2023年“7·12”暴雨中,改造后的管网系统经受住小时降雨量50毫米的考验,实现主干道零积水。

四、民生视角:清淤工程的多维价值

管道清淤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排水畅通。齐鲁制药厂周边区域曾因管道反味遭居民投诉,经彻底清淤和加装除臭装置后,信访量下降90%;洪家楼商业街改造后,商户因雨天客流量增加普遍反映营业额提高15%-20%。

项目推进经过中,区政府特别设置“错峰施工”“静音作业”等规范,将施工时间安排在车流低谷期,采纳低噪声设备。这种人性化施工方式获得2023年济南市“民心工程”金奖。

五、未来展望:构建韧性都市基础设施

伴随气候变化加剧,极端天气频发对都市排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。历城区正规划投资2.3亿元建设“海绵都市”配套工程,包括雨水调蓄池、渗透铺装等设施,与管网系统形成互补。同时试点AI流量预测系统,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调整管网运行状态。

正如区住建局局长在年度报告中所言:“管道清淤不是终点,而是都市代谢系统优化的起点。”这项看不见的工程,正在为历城区高质量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“地下动能”。

从被动抢险到主动防治,从人工劳作到智慧运维,历城区的实践表明:都市治理既需要“面子”上的光鲜亮丽,更离不开“里子”中的扎实功夫。当每一米管道都保持畅通,都市才能真正实现“血脉”通畅,活力永续。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案例

在线客服